环球观点:6月23日人形机器人科普

来源:淘股吧 2023-06-23 10:02:31


(相关资料图)

人形机器人产业或依托较为成熟的工业机器人产业链。

核心零部件种类与现有的机器人类似,包括驱动装置(伺服系统+减速器)、控制装置(控制器)和各类传感器。零部件中成本占比最高的是减速器,其毛利率也最高达到40%,其次是伺服系统(35%)和控制器(25%)。伺服系统+减伺服系统和减速器环节受益于人形机器人赛道的确定性相对较强;传感器环节来看,与外部环境感知和导航相关的自动驾驶类传感器有望受益。

控制系统是机器人的神经系统,用于控制其运动。目前人形机器人生产规模较小,进入量产后,各家控制器采用自产或外购模式尚不明朗。控制系统主要参与者包括两类:一类是主流的大型机器人厂商,自主研发控制器和控制算法,包括ABB、KUKA、发那科、国内的埃斯顿等。另一类则是专业的控制系统厂商,单独售卖控制器,提供可扩展和二次开发的硬件和软件平台,包括KEBA、贝加莱、倍福。

国内工业机器人生厂商均自主研发了自家的控制系统,包括新松机器人、埃斯顿、华中数控、新时达、广州数控、汇川技术等公司,也诞生了一批专业的控制系统服务商如固高科技、英威腾、卡诺普等。

控制器的市场份额基本和机器人本体保持一致。

人形机器人手指关节自由度提升。

考虑到人形机器人的仿真性,其手指关节处需要配备体积小且能输出较大力的电机,空心杯电机具备较强契合度。人形机器人的重点在于替代人的部分工作场景,同时进行更好的交互以辅助人进行工作,因此其会面临更加多样化、更加复杂的应用场景,故赋予其手指关节更高自由度使得其具备抓取、传递等基本功能是关键。

人形机器人需要具备对外界环境的识别能力,实现导航、避障、交互等功能,需要使用传感器识别物体、测距等。机器视觉是AI深度学的一种应用与技术方向,无论是人形机器人还是智能驾驶都是机器视觉的落地方向之一。机器视觉的本质是为机器植入“眼睛”,利用环境和物体对光的反射来获取及感知信息。通过机器视觉代替人眼可以在多种场景下实现多种功能,如读取二维码、确定零部件的装配位置等。

关键词:

返回顶部